DB15∕T 3603-2024 黑土地麦薯轮作丰产增效技术规程(内蒙古自治区)

ID

CC4ED090095D47739CF0D8688EE03B71

文件大小(MB)

0.24

页数:

9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9/3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65.020.01 65.020.01,CCS,B 05 15,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DB15/T 3603—2024,黑土地麦薯轮作丰产增效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increasing yield and efficiency of wheat and potato rotation in black Soil,2024-07-22发布,2024-08-22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15/T 3603—2024,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提出,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 20)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生态与资源保护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呼伦贝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锡林郭勒盟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呼伦贝尔农垦浩特陶海农牧场有限公司、扎兰屯市绿色产业发展中心、乌兰察布市农牧业生态资源保护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乔志刚、王璐、路战远、刘宏金、武岩、罗军、王跃飞、郜翻身、王浩、王丽君、董芸雷、张向前、程玉臣、孙峰成、杨茜雯、李晓敏、吴雪琨、李元文、王永宁、安西龙、王娜、宋昌海、唐鸿博、郭岩、刘亚萌、张金锁、贺鹏程、张洁、薛彦飞、贾宏宇,DB15/T 3603—2024,1,黑土地麦薯轮作丰产增效技术 黑土地麦薯轮作丰产增效技术 黑土地麦薯轮作丰产增效技术 黑土地麦薯轮作丰产增效技术 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黑土地麦薯轮作丰产增效技术要求,包括小麦种植、马铃薯种植等田间作业流程和技术质量,本文件适用于大兴安岭北麓地区,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GB 18133 马铃薯种薯,DB15/T 2551 大兴安岭北麓马铃薯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DB15/T 2552 大兴安岭北麓马铃薯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麦薯轮作 wheat and potato rotation,在同一地块上,有计划地按顺序在年度间轮换种植小麦与马铃薯,4 小麦种植 播前准备,4.1.1 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重耙平整土地。以秋天耙地为宜,深度12 cm~15 cm,先顺垄耙,再对角耙或横耙,并在耙后及时镇压。耙后应地表平整,不漏耙、不拖堆,相邻作业幅重耙量小于15 cm。结合整地施用1500 kg/667 m2~2000 kg/667 m2腐熟农家肥,4.1.2 品种选择,选择通过国家或内蒙古自治区审定(引种备案)的,生育期适宜、优质、高产的小麦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规定,4.1.3 种子处理,DB15/T 3603—2024,2,播前晾晒种子,要均摊薄晒,经常翻动。每100 kg种子用2%戊唑醇干拌剂或湿拌剂100 g~150 g或选用60 g/L戊唑醇悬浮液种衣剂1:2000倍拌种,防治散黑穗病。 播种,4.2.1 播期,小麦表层土壤解冻5 cm~10 cm播种,早熟小麦适当晚播,4.2.2 播种方式,采用小麦专用播种机,条播,行距15 cm,施肥、播种、镇压作业一次完成,4.2.3 播种量,每667㎡播种量17.5 kg~20.0 kg,4.2.4 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为3 cm~4 cm。 施肥管理,化肥随播种时一次性侧深施,小麦养分丰缺指标及合理施肥量见附录A中的表A.1。 主要病虫草害防治,4.4.1 赤霉病防治,抽穗、扬花期用45%唑醚戊唑醇悬浮剂15 g/667 m2+液态亚磷酸钾(P2O5≥520 g/L,K2O≥340 g/L)50 g/667 m2+有机水溶肥(有机质≥30 g/L,总养分含量N+P2O5+K2O≥60 g/L)40 ml/667 m2+尿素200 g/667 m2,防治赤霉病,4.4.2 除草,4.4.2.1 禾本科杂草,苗前除草每667 ㎡用41%草甘膦水剂200 g~300 g,根据杂草的大小和密度情况,选择用药量的大小。有野燕麦的地块每667 ㎡用24%炔草酯乳油20 g~25 g+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3 g+有机硅20 mL,4.4.2.2 阔叶杂草,3叶期至拔节根据田间杂草长势情况,每667 ㎡用50% 2.4-D异辛酯乳油20 g+15%噻吩磺隆可湿性粉剂15 g+48%麦草畏水剂20 g+尿素200 g+有机硅2 mL,防治阔叶杂草。 收获,小麦成熟后采用联合收割机及时收获,5 马铃薯种植 播前准备,5.1.1 整地,DB15/T 3603—2024,3,前茬小麦收获后用翻转犁进行深翻作业,深度25 cm~30 cm,重耙镇压,起垄正且直,垄底宽90 cm,高20 cm~25 cm。结合整地施用1500 kg/667 m2~2000 kg/667 m2腐熟农家肥,5.1.2 品种选择与种薯处理,选择通过农业农村部登记的,生育期适宜、优质、高产的马铃薯品种。种薯质量应符合GB 18133的规定。播种前应适时对所用种子进行药剂拌种或包衣处理,切好的薯块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结合滑石粉混匀后拌种。 播种,春季10 cm土层温度稳定通过8 ℃~10 ℃即可播种,播种深度12 cm~15 ……

……